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征文 >

夫之旅游“船山少年杯”作文大赛入围作品43(县五中)

时间:2021-04-25 19:48来源:衡阳县教育局 作者:衡阳县教育局 点击:
正值清明,小雨霏霏,水雾缠绕着山腰,给青山披一层轻纱。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听着雨珠滑过叶尖,浸润大地的声音,突然想起一位先生,一抹忧伤从心间宕开,思绪也逐渐奔向远方…… 这是个极其特殊的人,他的晚年,正值清朝鼎盛时期,再偏远的地方,也开始剃
 
忆船山先生 品民族气节
   衡阳县第五中学
 
      正值清明,小雨霏霏,水雾缠绕着山腰,给青山披一层轻纱。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听着雨珠滑过叶尖,浸润大地的声音,突然想起一位先生,一抹忧伤从心间宕开,思绪也逐渐奔向远方……
 
      这是个极其特殊的人,他的晚年,正值清朝鼎盛时期,再偏远的地方,也开始剃脑门,留长辫,唯独他,头顶发髻,缠绕网巾。对,即使明朝早已灭亡,但仍保留明朝服饰。民间还有流传着他的“奇事”——不管天晴下雨,他出门都戴着斗笠,脚着木履——头不顶清朝的天,脚不踏清朝的地。这个大义凛然的人是谁?
 
      没错,他就是王夫之,就是船山先生。章子炎曾评价他:“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儒;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而已。”谈及先生,其身上所展现的民族气节历来被世人所称赞。
 
      何以见得?
 
      他,生于明末清初,正值时局动荡,英雄并起,年少的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自勉,背负起救国之大任,拥有非人般的格局;他,从来不为名利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坚持“不侍二主”,始终矢志不渝。晚年时期,即使生活只能靠朋友亲戚的救济才得以苟且,即使他身体逐渐衰弱,饱受病痛的煎熬,腕不胜砚,指不胜笔,但当面对清朝官员的馈赠之时,他拒不接见,奋笔写下“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他,曾自题墓志——抱刘越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梁之正学,而力不能企。短短几字,看似简短,实则道尽他一生的坚守和骨子里的大义。纵观先生一生,多少坎坷,多少挫折,而这些都铸就他的民族风骨,他的爱国情怀。
 
      为什么有些东西今天光鲜亮丽明天就会忘却?因为它只是物质上的亮丽和表面的繁华,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为什么有些精神直至今日仍直击人的灵魂?因为它点燃了信仰,震撼了思想,滋养了心灵。
 
      正是船山先生的民族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自我。因为有它,无数共产党员信仰坚定,无畏生死;因为有它,无数仁人志士不惧拷打,咬紧牙关;因为有它,无数医疗人员奔赴一线,不计回报……试问一下,倘若一个民族丧失其傲骨,人人皆贪生怕死,又怎会有如此井然有序的社会?又怎么有如此多元、开放的世界格局?是的,也许王船山先生早已不在,也许他的足迹无迹可寻,但他身上的民族精神却得以传承,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早已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每个人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先生便是清朝时期的仰望者,而如今我们为新时代的仰望者,仰望着先生的民族风骨与浩然大义,奋力前行。
 
      青山依旧,精神长存。雨还在下,诉说着它的悲伤,最终落入尘土,化为无声的哀悼。恍惚间,我看到一个头戴斗笠,脚着木履的老人,迈着坚定的步伐,向我走来……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