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征文 >

夫之旅游“船山少年杯”作文大赛入围作品42(县五中)

时间:2021-04-25 11:12来源:衡阳县教育局 作者:衡阳县教育局 点击:
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走近历史》。古人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湘江流域,自古便是人才辈出之地。这一期,我愿带大家走近一代文化大家,走进我的老乡——王夫之。
       走近历史,走近王夫之

        衡阳县第五中学
 
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走近历史》。古人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湘江流域,自古便是人才辈出之地。这一期,我愿带大家走近一代文化大家,走进我的老乡——王夫之。
 
  王夫之,世人尊称的船山先生,是明末清初人。念及先生,总觉得他是踏光而来,光线勾勒出身影,一把竹伞,一袭长衣,一双木履,好似画中的公子。而“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无疑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考取功名的那年,恰逢清军陈兵国门。自那以后,他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领兵抗清,二是为古文化开创新局面。正因如此,大义,成了先生的代名词。
 
  先生的大义,始于执剑领兵打仗。作为一代文人墨客,战争怎会与他有关?可当天下将成满朝人的天下,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他又怎能无动于衷、置之不理呢?他领着一众文人志士,撒笔奔赴前线。秀才兵固然难以抵挡真正的战士,然,他们怎么会不知,他们放弃的是家中安逸读书的岁月,甚至可能成为沙场上的荒尸!真可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先生的大义,终于提笔隐居写作。反抗失败,山河破碎,先生又该何去何从?是投奔新朝廷?或以死殉国?皆否。寻船山故里为心灵安顿之地,“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仍执着的反清。但余生里更多的是与古文化相伴,在经久不息的漫漫长夜里,成为湖湘文化的守夜者、摆渡人。笔尖下绽放的每一篇佳作,都是对六经最长情的告白。
 
  舍弃生命保卫国家的民族气节是大义,耗费心血传承文化亦是。或许有人会说:“保卫国家士兵做得到,传承文化学者做得到。有何需要感慨的呢?”当然没错,然而,在沧海流尽、国家危急存亡之时,又有几人能够置生死于不顾,耗费余生心血,只为心中义气,哪怕无人赞同?哪怕没有结果?答案显而易见。先生的大义正在于此,舍弃自身利益,为文化、为民族、乃至为国家!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由古朔今,先生踏光而来,沿着时光,顺着历史,一路星光璀璨,终撒满神州大地。一代代湖湘儿女、中华儿女受之影响。那么何为新时代中的大义呢?你看,身着白衣,逆行而上的医务工作者如是;不惧洪流,乘风破浪的人民子弟兵亦如是;你听“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慷慨话语如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肺腑之言亦如是!诚然,一个人的大义算不了什么。可,星陨繁而霄河瀚,细水汇而海壮阔,点滴笔墨绘万卷。厚土所积便是从这细微开始,中国美好现代化未来便是从千万人的大义开始。
 
  闭上眼,九州之内,满是星光——
 
  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收看,让我们下期再会!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