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船山精神 孝父母忠中华
金溪镇大门小学 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但我认为王船山先生是一位忠孝两全的勇士。 他孝顺父亲,忠于明朝,一生坚持信仰,心怀天下。明末动乱时期,起义军张忠献到达衡阳,听说了王船山和他哥哥王介之的才华,想为之所用。张忠献把王船山的父亲王朝聘抓去,以此威胁王船山兄弟。哥哥王介之很生气,想冲进军营,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父亲的安全,被王船山阻挡。王船山用刀将自己的手腕和脸割伤,并服下毒药,让人把他抬到张忠献军中,换出父亲。之后王船山找了个机会偷偷从军营跑出去。王船山先生有勇有谋,既救出了父亲,又没有向起义军妥协,真正做到了忠孝两全。王船山先生是一位接受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文人,但他并不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清军长驱直入,战乱中的国家民不聊生,王船山的父亲、兄弟和亲人们也在颠簸潦倒中相继去世。国恨家仇,心痛难忍,王船山和好友在南岳方广寺一带聚集乡民,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清朝追缉,王船山四处逃亡,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救国救民的想法,而是立下更宏大的志愿——为中华民族点燃救亡图存、自强复兴的思想火炬。 此后,王船山先生著书立说,传道以济民。一条青石小路,两棵柏树直立,孤灯作伴,王船山先生日夜辍笔直至生命结束。我想借用张载的一句话来形容王船山一生的坚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船山先生的思想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给予中华民族以顽强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照亮了中华民族救亡和国家自强的奋进之路。湖湘士子铭记王船山学说,知行并进,经世致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曾国藩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仍坚持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多次去船山学社听讲,并抄记王船山语录。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生,我有幸出生在这个和平美好的时代,享受着无数先辈们创造出来的太平盛世。虽然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但还有爷爷奶奶给予我最大的关爱,虽然生活在条件简朴的农村,但也有可爱的老师们用饱满的激情激励我们读书上进,还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我们提供“免费午餐”。我该如何报答呢?王船山先生已经告诉了我答案,孝顺父母,忠于中华,珍惜我们的民族团结,珍爱我们的国家,努力读书,将来也做个对世界有贡献的中国人。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