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叁三网-cs21.cc

当前位置: 主页 > 征文 >

夫之旅游“船山少年杯”作文大赛入围作品39(新华完小)

时间:2021-04-22 15:16来源:衡阳县教育局 作者:衡阳县教育局 点击:
王夫之以一生的坚贞不屈,不但奠定了其湖南人的精神和湖湘文化的人物地位,而且他的那种对国家不离不弃推故革新的创新精神,将在湖南凝聚成一种力量,最终变成一只巨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历史。
坚持是一种信仰
 
在18世纪的东方大帝国,当时偏远闭塞的湖南,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在孤独和抗争中走向了他生命的尽头。这是一个很特特殊的老人,他的晚年大清帝国已经进入了康乾盛世的年代,在一个偏远的乡村里人们都换上了满族服饰,但唯独这个老人。还保留着大明衣冠,他至死也不愿向满清屈服。穿着大棉衣官藏在山野丛林中,每次出门都会打伞,穿木履。还说“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这足以看出他对清朝的愤懑。
 
这位与明清做抗争的人——王夫之。展现出高昂民族气节的人,因为他晚年长期居住在石船山下,被人称为“船山先生”。
 
顺治五年,也就1648年时。王夫之怀着一腔愤懑。毅然举起抗清的战旗,与管嗣裘,夏汶弼等人在南岳方广寺组织起义。失败后,他奔赴肇庆,投奔南明永力政权,官援行人司行人之职,然而因为弹劾大臣,弄权乱国,残害忠良。王夫之被关进牢房,差点就死了。在获救后,他又奔赴投奔瞿式耜继续抗清。
 
我认为王夫之有着忠于祖国和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他“当过官,打过仗,吃过苦,逃过难,”在明清交替,天崩地裂的特殊时历史时刻,遭逢国变的王夫之,怀揣着满腔复国热忱。举兵起义四处奔走,在这样的处境下,他依然孤独抗争且独立思考。
 
王夫之和好友夏汶弼在顺治四年的时候,来到南明政权地参加抗清战斗。顺治十七年,清朝大局已定,实行怀柔政策,王船山才隐居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
 
王夫之以一生的坚贞不屈,不但奠定了其湖南人的精神和湖湘文化的人物地位,而且他的那种对国家不离不弃推故革新的创新精神,将在湖南凝聚成一种力量,最终变成一只巨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历史。
(责任编辑:相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