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你我共续
衡阳两座高山,一座博人眼球,一座深入人心。历经多年,仍然不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衡阳人,我岂不知衡阳两座“名山”。一座是“信仰”,一座是“希望”。何为“希望”?大概就是你处于黑暗之中,那一束从天而降的光;是你处于沙漠之中,那一涌救你于危难之际的清泉……现在让我们走进“希望”的源头——王船山。衡阳县二中 王船山即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年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王船山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他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他提出均天下、反专制。他日复一日在这里写书,但他写的书在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他所不知道的是,在他身后——他留下的400余卷、800余万字的精神财富,建立了一种既“坐集千古之智”又“推故而别致其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将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 这一切都如同他自己所预言的——船山思想的复兴与活化,是两百年以后的事情。他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湖南的思想界,影响了一批仁人志士,影响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和民主革命。就这样,一座山的名字,变成了一个人的名字。一个人,和山上一块顽石遥相呼应。那山,那石,那人,后来合而为一,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闪光的符号。 王立新认为,王船山的精神对当代中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社会转型期,现代人常常觉得苦闷彷徨,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的生命。以王船山的精神来看,这正是有志之士树立不朽人格、创造伟大业绩的好时机。” 我相信在王船山的精神影响下,中国会越来越好,也会绽放出更大的光芒,毕竟精神的力量不容小觑。 (责任编辑: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