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纪检部门抽调我协助廉政宣教工作已三年。三年来,工作零零碎碎做了一些,但因为是“抽调”“协助”,所以多少有些漫不经意,没有太全力以赴,很少以论文形式将其上升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乃至理论研究层面。我的这一态度不可取。长期以来,我也受中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钳制,以为廉政是官老爷们的事,与平民百姓无涉。其实大错特错。这几乎等于说:国家兴亡,无关匹夫。如今中共中央是英明的,我们的总书记胡锦涛早在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提出了建设廉政文化。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著名的廉政建设文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明确规定:“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社区组织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助廉教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引导企业廉洁诚信、依法经营,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如今这一《实施纲要》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圭臬。 建设廉政文化,这一提法与过去一味片面强调“反腐败斗争”以及笼统的号召“反腐倡廉”有很大的不同。建设意味着温和,而这种温和绝不是施予动摇党和国家根基的蛀虫、毒蛇。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掷地有声: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建设一词传递的含义是“匡扶正气”。按照祖国医学的理论,扶正方能祛邪,治病如此,“救人”亦是如此。一张没有阳光与温暖的床更容易滋长蛀虫;毒蛇更多出没在阴僻的洞穴。 提倡建设廉政文化或廉洁文化(廉政与廉洁近义,前者适用的对象偏于机关单位、领导班子,后者则更适用于企事业、普通职员),既是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对人民公仆要求廉政,理所固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提倡廉洁风尚,则是形势使然。放眼我们四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大幅改善。有房有车、“小资情调”已不再是特权阶级的专利。而且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干群差别都不太明显,除开少数靠市场经济政策先富起来的人,少数困于穷乡僻壤死守锄头把的死农民,我们的中间阶级——广大工薪阶层的可支配物力财力差距并不很大。除开少数拥有许多“无法说明”来源财产的官员,大多数廉洁奉公的官员也就是工薪阶层。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从此有了放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的资本。共产党的第一声宣言就告诉我们,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强调社会责任感,我们时刻不可忘记,我国尽管GDP总值在不断飞速增长,但人均GDP一直在世界各国100多位徘徊,从绝对数字看,我国至少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物质贫困人口,以及数以亿计的精神贫困者;在医学领域,我们尚有时刻威胁和困扰着我们的各类重症乃至绝症;至于不断震慑我们的环境污染、天灾人祸,更应是我们心头长鸣的警钟。 从表层和局部看,我们很容易不负责任的放纵自己的贪欲;从深层与全局看,我们不应该也不可以如此。十六大前夕胡总书记带领部下首次寻根西柏坡时强调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即是审时度势之后的响亮回答。十七大的报告中,两个“务必”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声音愈加高亢! 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就是把作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践行者的感想公之于众,即便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甚或形成蝴蝶效应,至少也可以在自己影响力所及的圈子取得更大更持续的社会效应。 有研究者将廉政文化贴切地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廉洁的社会文化,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去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二是廉洁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廉洁自律,执政为民;三是廉洁的职业文化,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廉洁的组织文化,主要表现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公共组织公道正派,廉洁高效。以下笔者要借一管——本地区廉洁文化建设的龙头单位衡阳县五中,与读者共窥廉洁文化之豹。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是它的当家人——邹修仲校长写下的务实豪言。诚如斯言,当今社会普遍缺少这样一种健康积极的精神文化氛围。相反,“笑贫不笑娼、笑穷不笑贪”,以财富论幸福,以成名论成就几成时尚。君不见,牌馆茶楼KTV,小镇也成不夜城;君不见,后门红包潜规则,不跑不送原地待命;君不见,叶挺不如叶倩文闻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大腕临…… 综上所述,我以为,面对日益浮躁日益功利化的社会,廉洁氛围,亟需强化;廉政建设,匹夫有责;廉洁文化,官民共建;廉政宣教,切忌形式!
(责任编辑:百合) |